5天15平米窗簾銷售過千套
如今的家居建材大賣場,門庭冷落,市場蕭條。照理說現在消費總量增長,房地產行業穩中有升,家居建材行業卻難見人氣?
主要原因有三,一來現在的房地產精裝房開始逐漸普及,消費者的重點向軟裝轉移,“重裝飾,輕裝修”成為了趨勢;二來80/90后成為消費主流,他們的消費特質追求個性、時尚、快捷,更偏好用軟裝來表達自己的審美個性,常常通過更換軟裝配飾來給生活加點“料”;三是電商的沖擊加劇,從實體店分流了大量客源,面對市場形勢和逐年增長的人工、店面、材料成本壓力,不少商戶都抱怨生意難做。
如何打通流量新入口,讓門店更多吸納客流,是家居建材商戶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門店開進Shopping mall,流量是關鍵
一般買窗簾的店,大多開在家裝市場,為什么米素把店開進了大商場? 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背后的邏輯。
萬達廣場是濱州首屈一指的大型商業體,不僅日均客流非??捎^,也代表著當地優質生活方式的KOL,深受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。米素將快閃店設在萬達,就是想要借助其龐大的客流和時尚的定位,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,進而獲得更好的流量與銷量。
成品窗簾,改變買窗簾的難、慢、差
有人說成品窗簾,還不就是窗簾?
成品窗簾跟普通窗簾還真不一樣。一般我們買窗簾,一點都不輕松,難、慢、差,處處都是坑。
【難】選擇難,測量難,計算難。那么多款式、那么多顏色,面料與輔料怎么搭,窗簾跟家具怎么配;褶皺、損耗要計算,窗簾尺寸可比窗戶大多了。
【慢】慢在定制時間長?,F在的窗簾銷售,多為定制,消費者選好了面料輔料,就慢慢等吧,測量、裁剪、縫紉、調貨、安裝……每個環節都費時。
【差】差在窗簾銷售服務差。消費者不是專家,容易被忽悠,窗簾面料不貴,輔料、加工、安裝層層加價。買窗簾還要跟商家斗智斗勇。
成品窗簾就是專為解決消費者痛點而生,按照一定規格、尺寸標準批量生產,,消費者選購時只需要按照家中窗戶尺寸選擇成品窗簾尺碼,無須實地測量就能立即計算出所需窗簾用料;品牌大工廠生產更高效,15天就能為你家掛上心儀的新窗簾;專業搭配布料與輔料,報價就是最終價格,真正做到像買衣服一樣選窗簾,“標價即售價,所見即所得”。
米素作為成品窗簾的先行者,在工藝上采用日本高溫定型技術,面料更垂順,買回家就能直接用,無須經過熨燙。目前米素還推出免費試掛服務,成品窗簾盡管買回家試掛,與家里裝修完美匹配再付款。
營銷新玩法,快閃店到底有多“閃”
米素快閃店在萬達廣場開設當天,就吸引了30余組客戶前來咨詢,1小時連簽7單。要知道在非節假日,傳統建材市場里是幾乎不可能的。
成品窗簾固然品質和購物體驗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,前期的宣傳營銷也做的十分到位。米素針對濱州市的特性,在電臺投放了廣告,同時還做客直播間,與聽眾進行了互動,擴大傳播力。
前期還在在朋友圈展開了為期一周的病毒式內容傳播,每天4個有效傳播時間段,從概念普及、場景化帶動痛點、趣味強調等多重方式裂變式誘導,使意向客群產生購買沖動。結合微信紅包利誘轉發,不僅低成本獲得更多客戶信息,更使潛在客群產生了深度關注。
米素成品窗簾快閃店將網紅果凍包作為禮品,也是吸引年輕人的妙招。開業5天米素送出了5000個果凍包,與大牌潮流街包同款的包袋不僅是兼具美觀和實用的購物袋,更成為萬達廣場最亮眼的“流動廣告”。
促銷定價策略 引發關注
“成品窗簾299元一扇窗”也著實引入矚目,這個價格刷新行業認識。價格吸睛,直接引導客戶進店。同時建立壁壘,傳統的夫妻老婆店無法跟進,成本都遠遠大于此。這也是本次米素在促銷策略上的重拳出擊。
把爆品類快閃店開進shopping mall里,借勢龐大的客流促成銷售,是米素創新模式的全新嘗試。事實證明,這是行之有效的模式,活動期間成功收獲241筆訂單,售出成品窗簾過千套,超出預定目標,完美收官。
未來,米素還將會有更多線下快閃店走進shopping mall,給時下的年輕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。